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

用機器人取代人的迷思

現在製造業工廠面臨著人力成本提高、工作派遣不足,加上交期與品質的壓力、售價與毛利的壓縮,導入自動化變成不得不面對的重點課題。於是許多工廠就開始想:「用機器人取代人,進行自動化工作」以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。其實這是一種迷思,因為「機器人是不可能取代人的」,「取代」得是性質相同的二種東西才行。但人、專用機與機器人三者間的性質並不一樣,如何能談「取代」呢?

對產線生產來說,「人」的彈性最高,雖然動作不快,但對於某些需要「眉角」的工作來說 (例如順應性組裝或插件),人可說駕輕就熟。但相對的,人不但個體間的差異性甚大 (例如新手與精熟工的速度與品質差異甚大),還有疲累與閃神問題,很難完全確保不會出錯。

相對的,「專用機」速度超快且出錯率極少,彈性卻非常低。面對現今少量多樣的時代,傳統專用機在換線時間與成本上往往非常巨大。就算新機台強化了換線的彈性,但新產品導入速度仍是其罩門,有時還會發生完全無法使用得另購新機的窘境。

「機器人」剛好介於二者之間。論速度雖比不上專用機,卻比人快很多、精準度高且不會因疲憊出錯。論彈性雖比不上人的無比彈性,卻比專用機高出甚多。加上採用程式與教點來設定作業流程與位置,對於新產品導入需另購新機的機率也少非常多。

因此自動化的較佳思維建議應改為:原本由作業員與專用機所組成的產線,在加入機器人新元素之後,得重新思考如何善用三者的重新組合,以提升整體效益與未來競爭力。

瑞精工透過瑞傳科技樹林廠的實際導入經驗,淬煉出一套機器人自動化的規劃方法論,期盼與產業分享,一起翻轉自動化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